信息来源: 信息提供日期:2022-05-13 浏览:403
文/何理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我前后读过两遍,读第一遍时还是十七八岁的学生时代,那时的我懵懂,只知故事情节的有趣性和文字的精湛性,并不解其引申的更为深层次的涵义;第二遍读完也就是在去年的夏天,正可谓是:“年少时读不懂《围城》,读懂时已是围城中人。”
为此想为他写点什么,就像每每打开网络搜索关于《围城》的相关评论,莫非“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好似书中提到英国的一句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大概就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围城》的核心罢。像学生时期我一样,似乎也是同样的感受。但在去年重读一次后,才发现年少的我的确把《围城》读得太浅,把当中的寓意也理解得太过单薄。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我才明白“围城”他指的是一个方向,是整个人生的方向。婚姻只是当中小小的一部分,放眼半世,生活如是,事业如是、健康亦如是。是啊!任何事情在得不到的时候,总是心心念念,而得到之后,意兴阑珊——求不得苦,求得也是苦。正好《围城》把人间的贪念、市井百态,借以对书中人物的神态、心理、言语等描述,表现得淋漓尽致。
《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靠挂名丈人在欧洲留洋的学生,留洋几年,几乎走遍欧洲大陆,却不学无术,没有文凭。回国交不了差,迫于无奈,于是买了一张假文凭,可谓废柴学子了。在回国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苏小姐对方鸿渐是有好感的。回国以后,方鸿渐靠丈人在银行谋的一份差事,并开始于苏小姐纠缠不清,两人情感发酵之时。方鸿渐又见苏小姐的表妹——唐晓芙。他认为唐晓芙就是他的梦中情人。于是就开始了求爱之旅。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爱情”这个话题始终贯穿全文之中。但是,最后方鸿渐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谋一份工作,后与爱慕苏小姐的赵辛楣结为好友共赴湖南某大学任教。旅途伙伴孙嘉柔对方鸿渐甚是上心,非常注意方鸿渐。旅途之后尽显人性,讽刺意味甚浓。当然沿途中的一些所见所闻也构成了小说所描绘抗战初期人民生活画面的一部分。在大学的人事也处处显现当时知识分子的腐朽与黑暗的一面,展显人性。当然,孙嘉柔与方鸿渐也在大学里擦出了更多的爱情火花。但却处处显现了这个怯生生的小女生,却是个最攻于心计的人。而后修成正果,方、孙二人订婚回沪。磕磕绊绊过日子,日常矛盾不断,最后因为他们吵架,孙嘉柔与姑妈离开家而结束,孙小姐就好像一个甜蜜的圈套,掌握着自己的生活、婚姻,也掌握着方鸿渐的生活和婚姻。
纵览全书,再结合查阅的相关材料,才明白钱钟书先生在写此书时重点表达的不是婚姻的围城,也不是人生的围城,而且对现实社会和人性虚假、伪装的讽刺。带着思考认真读过《围城》的人,都会发现,书里的人物几乎个个都戴着面具,人人都在伪装。那么现代社会的种种事物又何尝不是呢?
《围城》围住的不仅仅是人,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百态。还是引用本文的第三段我所理解的涵义来结尾:得到的请珍惜,得不到的请努力。只有珍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我们才能看清楚生活,才不致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